2022年09月15日
第03版:环境

海淀区2022年7月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核评价结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首都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区委区政府《关于统筹海淀区城市管理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我区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持续发挥以信息流为核心、以综合考核为牵引、以协同联动为抓手的大城管体系作用,2022年7月份全区城市运行和环境秩序整体平稳有序,辖区群众对我区城市环境的满意度测评结果为90.07分,持续保持高位水平。

一、基本情况

2022年7月份,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首环办”)通过专项检查、视频监控和媒体曝光等渠道下发我区环境问题115个,环比(126个)减少8.73%,主要是设施类和秩序类。其中,设施类(箱体破损锈蚀、施工围挡破损、箱体箱门敞开、公交站亭破损或脏污等)问题47个,占比40.87%;秩序类(机动车、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或三四轮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乱停放等)问题36个,占比31.30%;其余包括暴露垃圾、违规户外广告或牌匾标识、标语宣传品破损、悬挂软质横幅、行道树缺株死株等9类问题。4处历史点位复发,涉及紫竹院街道(3处)和西三旗街道(1处),具体为紫竹院街道半壁街中青人家暴露垃圾、西三环北路苏州桥南公交站共享单车乱停放和广源闸路紫竹院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北侧垃圾桶周边不洁,西三旗街道建材城中路金隅智造工场东侧共享单车乱停放。

大城管体系通过现场检查、网格巡查、天眼、电子眼等渠道,全方位、全时段汇聚城市管理信息170681个,环比(150903个)增加13.11%。其中,现场检查发现问题46387个(日均1496个),主要为堆物堆料(10595个,占比22.84%)、暴露垃圾(9993个,占比21.54%)和“门前三包”(2185个,占比4.71%)等问题;应解决30517个,已解决29757个,解决率为98.51%。网格巡查发现问题107958个(日均3483个),主要为暴露垃圾(57228个,占比53.01%)、绿地脏乱(10394个,占比9.63%)、堆物堆料(6353个,占比5.88%)、非机动车乱停放(5533个,占比5.13%)和道路不洁(4773个,占比4.42%)等问题;已解决104117个,解决率96.44%。

受理城市管理类群众诉求问题16258件,主要为城乡建设类(8656件,占比53.24%)、环境保护类(2265件,占比13.93%)和交通管理类(1702件,占比10.47%)等。

天眼小卫星监测发现大型垃圾渣土62处,解决率100%。

渣土车科技治理系统利用高科技手段发现并推动解决建筑垃圾违规行为14起,经非现场执法,共计罚款394450元。违规行为包括未按规定使用电子运单、随意倾倒遗撒或堆放建筑垃圾(各4起),运输车辆不符合标准、未按规定建立台账并如实报告建筑垃圾处置情况(各2起),未按规定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或处置、未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报备案(各1起)。

媒体曝光问题2件,具体为海淀街道万泉庄北社区道路破损和万寿路街道万寿路1号院北门消防通道堵塞。

通过大城管信息汇聚分流、协同处理、分析评价机制,绝大部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解决率91.70%;完成领导调研环境保障任务3次。

二、专项分析

(一)城市综合治理

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城市管理问题多,尤其是堆物堆料和暴露垃圾等痼疾顽症突出。7月份发现城市管理问题46387个,环比增加42.47%,日均1496个,堆物堆料和暴露垃圾占问题总量的四成以上(44.38%),环比增加46.22%,解决率未到100%,共248个未解决,清河街道(61个)、苏家坨镇(45个)和田村路街道(40个)未解决问题多。二是个别部门和部分街镇问题解决率、区级挂账点位管控率“双率”低。区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委)问题解决率(81.29%)不足85%;上庄镇区级挂账点位管控率为0,清河街道为30.43%。三是10处首环办历史点位反弹。其中市级检查复发4处,涉及紫竹院街道3处和西三旗街道1处;区级检查复发6处,涉及花园路街道3处、羊坊店街道2处和紫竹院街道1处。四是视频检查发现地铁站周边环境问题发生率较高。首环办在5个地铁站周边发现10个问题,涉及学院路街道北沙滩站、羊坊店街道公主坟站、西北旺镇永丰站、甘家口街道白堆子站和海淀街道海淀黄庄站;区级检查问题发生率为88.89%。现场检查考核排名靠后的为万寿路街道、中关村街道、青龙桥街道、上地街道和上庄镇。

(二)文明城区专项检查

对文明城区环境建设108项指标进行常态化调度,发现问题24109个,环比增加40.98%,占全部问题的五成以上(51.97%);已解决20171个,解决率83.67%。高发问题为堆物堆料(8948个,占比37.11%)、暴露垃圾(8647个,占比35.87%)和“门前三包”(1602个,占比6.64%)。专项考核排名靠后的为中关村街道、八里庄街道、马连洼街道、田村路街道和上庄镇。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在上庄镇、苏家坨镇、西北旺镇、四季青镇、温泉镇和东升镇6个镇的42个村中,区级检查共发现问题1640个,环比增加16.48%,解决率98.20%。高发问题为村容整洁类(823个,占比50.18%)和垃圾治理类(740个,占比45.12%)等。专项考核排名靠后的为温泉镇白家疃村,四季青镇田村和西冉村。

(四)生活垃圾分类

主要存在以下七方面问题:一是市区两级检查发现问题多。市级检查花园路街道、中关村街道、青龙桥街道和学院路街道发现较多问题。区级对居住小区和非居民单位进行检查,其中居住小区发现问题7272个,主要是桶站建设不达标(1620个,占比22.28%)、投放不准确(1412个,占比19.42%)、装修垃圾投放点建设管理不达标(1101个,占比15.14%)等;非居民单位发现问题4344处次,集中在垃圾收运台账和四品类合同管理不规范(2318处次,占比53.36%)、非居民厨余垃圾管理不规范(1602处次,占比36.88%)等。二是分类设施建设达标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居住小区公示牌和装修垃圾投放点规范设置合格率分别为62.21%和79.35%。三是居民自主分类投放工作有待加强,值守率和投放准确率分别为68.54%和76.41%。四是台账问题整改力度需加大。装修垃圾投放点、大件垃圾投放点、薄弱清单销账率分别为25.47%、31.13%和46.26%。五是桶站值守销账率低,马连洼街道、燕园街道、海淀镇、清华园街道、西北旺镇、甘家口街道、青龙桥街道和田村路街道8个街镇低于30%。六是非居民厨余垃圾合同签订率较低,永定路街道、温泉镇、紫竹院街道、四季青镇和田村路街道5个街镇低于50%。七是市民投诉垃圾问题较多,西北旺镇(15件)和四季青镇(14件)等街镇投诉量较大。专项考核排名靠后的为田村路街道、四季青镇、青龙桥街道、清河街道和紫竹院街道。

(五)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

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市区两级检查发现问题多,问题数量环比分别增加了3.25倍和1.65倍。其中,市级抽查20条背街小巷,在10条街巷发现17个问题,涉及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西三旗街道、清河街道和东升镇;区级检查298条背街小巷,在170条街巷发现642个问题,数量较多的为香山街道(146个,占比22.74%)、四季青镇(91个,占比14.17%)和马连洼街道(42个,占比6.54%)。二是创新管理有待加强。除北下关街道和上地街道外,其他27个街镇均未开展创新工作。三是3条街巷问题较多,具体是香山街道煤厂前街(29个)、四季青镇闵航路(18个)和上地街道东北旺中路(15个)。专项考核排名靠后的为香山街道、田村路街道、四季青镇、上地街道和马连洼街道。

(六)“门前三包”专项

共发现问题2185个,环比增加11.03%,占全部问题总量的4.71%,在全区普遍存在。其中,门店内责任书、巡检记录不符合规范问题648个,占比29.66%;门店外问题1537个,占比70.34%。门店外主要是秩序类问题(1238个,占比80.55%),其次是卫生类(295个,占比19.19%)和绿化类(4个,占比0.26%)。问题高发的为田村路街道(171个,占比7.83%)、北太平庄街道(151个,占比6.91%)、上庄镇(141个,占比6.45%)、甘家口街道(128个,占比5.86%)和马连洼街道(123个,占比5.63%)等。

(七)大型垃圾渣土专项

天眼小卫星监测发现大型垃圾渣土点位62处,环比减少12.68%,涉及12个街镇。其中苏家坨镇21处,上庄镇18处,西北旺镇6处,温泉镇和四季青镇各4处,香山街道和清河街道各2处,西三旗街道、田村路街道、青龙桥街道、北太平庄街道和甘家口街道各1处,解决率100%。点位管控到位,市级人工现场复核未发现反弹。

(八)建筑垃圾综合管理循环利用

主要存在以下七方面问题:一是发生一起市级督办事件,具体是清河街道辖区“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平线南延工程土建施工11合同段”项目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市领导批示:“要严管渣土车运营,落实安全责任”。二是建筑垃圾电子运单使用和台账报送工作落实较差。37处施工工地电子运单进场率不足85%,144处取得建筑垃圾备案的工程项目未按要求报送管理台账。三是违规运输问题突出,市区两级检查均发现不少问题。市级检查发现违规运输车辆5辆次,涉及苏家坨镇(2辆次)、上庄镇(2辆次)和海淀镇(1辆次),主要是车身、车牌脏污和密闭不严等问题;区级检查发现运输车辆满载运输、未密闭苫盖、遗撒渣土等问题,涉及马连洼街道和上地街道。四是执法查处有待提升。公安交管部门和交通运管(执法六队)执法查处量均低于中心城区平均水平;清河街道、曙光街道和海淀镇夜间执法检查无有效数据,四季青镇、青龙桥街道、上地街道和田村路街道4个街镇夜间执法未达到规定次数(应达到3次)。五是四季青镇临时资源化处置设施扬尘防控不到位、堆体超高,清运周期结束未按协议量进场。六是对区级移送案件未按要求回复,涉及马连洼街道、上地街道、上庄镇、紫竹院街道、清河街道、学院路街道和北下关街道7个街镇。七是信息报送情况较差,存在零报送、报送空表、报送数据长期未更新等问题,其中零报送涉及海淀镇和马连洼街道,报送空表涉及四季青镇和青龙桥街道,报送数据长期未更新涉及甘家口街道、东升镇、紫竹院街道、四季青镇和曙光街道5个街镇。专项考核排名靠后的为马连洼街道、清河街道、青龙桥街道、曙光街道和八里庄街道。

三、工作提示

(一)问题导向,加大协调解决市级权属问题力度

从7月份市区两级检查情况分析,市级权属问题多、解决率不高影响了我区城市环境。本月首环办检查考核我区115个问题,22.61%的问题发生在铁路及轨道交通沿线、桥下空间等市级相关部门管辖区域。区级相应加大了对市级权属问题的检查力度,共发现交通标志牌破损脏污、道路破损、路名牌损坏或丢失、雨水篦子破损脏污等问题3133个,解决68个,解决率不到3%。请区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委)、海淀交通支队、区水务局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与市级行业部门的对接沟通机制,争取理解支持,有效推动市级权属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升我区整体环境水平。

(二)系统施治,持续提升城市精治水平

从7月份市区两级检查考核情况分析,我区城市治理工作短板呈现“三个突出”,亟需改进提升。一是“里子”问题突出,7月份共发现“里子”问题31364件,占全部问题总量的七成,文明城区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问题量大。二是暴露垃圾和堆物堆料问题突出,超过全区当月问题总量的四成,占文明城区建设问题总量的七成,占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总量的九成,在各街镇、各小区(村)普遍存在,公众满意度调查中群众反映的集中问题也是这两类,接诉即办中群众也有诉求,马连洼街道、西北旺镇和四季青镇6月份垃圾诉求量在全市(343个街乡镇)排前20。三是生活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综合管理问题突出,这两项月考核成绩均排中心城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第三名。请牵头部门全面加强工作指导调度,对重点问题和重点街镇尤其是长期落后的街镇要上门送服务、送良药。各街镇要吃准吃透各项工作标准,统筹开展各项任务,通过管理、作业和执法“组合拳”,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和系统治理,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三)聚焦专项,全力保障党的“二十大”

为全力保障党的“二十大”,从7月22日起,首环办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城市运行安全“百日行动”,对燃气安全、地下管线和油气长输管道、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环卫设施、电力设施、有限空间作业、渣土车整治、环境建设小微工程等进行重点整治,整治情况与考核挂钩。请行业牵头单位、相关部门和各街镇强化责任意识,绷紧“安全弦”,在业务领域和管辖区域进行地毯式隐患大排查,通过建账销账和落点落图等方式进行全面整治,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同时要扎实开展正在进行的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着力提升环境精细水平,对于拆除违建和整治人居环境产生的垃圾,要按规范运输消纳,严禁乱倒乱卸。

四、考核结果

按照25个区级部门和29个街镇的考核排名分类,2022年7月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核评价结果如下(此成绩已在区政府第一办公区大屏上展示播出):

2022-09-15 6 6 海淀报 c36987.html 1 海淀区2022年7月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核评价结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