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余婧雯)9月22日下午,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朱立达,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沈洁、副主席陈维成到我区围绕基层科普工作进行调研。区委常委、副区长林剑华参加调研。
中关村科学城(海淀区)规划展览馆是北京市首个全数字规划展览馆。中国科协、市科协等领导先后来到“走进海淀”“新型城市”“预见未来”展区,一组组数据内容结合展品展示生动介绍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成果。借助新技术新手段,展馆还为公众打造了一个触手可及、沉浸感十足的科技世界,让公众近距离理解科学,体验“未来科技”的奇妙,体现了新时代大科普观的内涵。
随后,中国科协、市科协领导来到光科技馆,实地察看了光科技在未来智慧城市的应用和地下空间地上化新理念展示平台,体验立体视听盛宴,感受声光影融合之美。
座谈会上,中国科协、市科协领导听取了海淀区科普工作情况的汇报。一直以来,海淀区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到科普工作的全过程,深化央地人才协同发展,注重青少年优秀后备人才培养,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科普网络,构建海淀科普共同体,“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科协牵头、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大科普格局逐步形成。
林剑华对中国科协、市科协长期以来对海淀区科普工作的关心和指导表示感谢。他表示,海淀区要立足现有基础,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有效聚合各方面力量,倾力打造科普+科创双一流的“海淀模式”,让海淀区全民科学普及工作再提“素”,为推进首都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海淀力量。
孟庆海强调,科普是党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性科教社会实践,也是科协组织的基业和看家本领。要提高政治站位,将科普工作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强化价值引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搭建各类科普工作平台,建设科普专业人才队伍,抓好科技场馆体系和基层阵地建设,扎实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基层科普组织力,打造科普“最后一公里”,以高质量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