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洪亚)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赋予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新政策、新机遇和新任务。加之,预计今年5月封关运行的中关村综保区,海淀区将具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关村综保区“四区”叠加的政策优势。
1月4日,区商务局举办《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示范区2.0方案”)政策解读培训会,为协同聚力推进“两区”建设“充电蓄能”。据介绍,示范区2.0方案围绕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等六个方面,提出170多项任务举措,主要包括主动对标国家高标准经贸规则、回应创新主体制度创新诉求、立足长远谋篇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等方面内容。海淀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级部署,加快编制出台具有“海淀特色”的“两区”建设2.0方案,与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推动一批企业关切政策落地兑现,以创新主体的获得感标注改革开放的“含金量”,以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释放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今年,“两区”建设将聚焦重点领域谋划制度集成创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生产要素等重点领域,强化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以“小切口”制度创新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以制度型开放促进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全面实施《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海淀组团发展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快形成重点园区联动开放格局,提升“创新自贸”“数智自贸”品牌显示度和影响力,研究谋划自贸试验区海淀组团与中关村综保区联动创新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四区”叠加政策效能。
1月9日,区商务局副局长、“两区”办专职副主任钟立庆带队赴中关村综保区施工现场调研,并与相关单位就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座谈交流,园区施工单位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单位分别汇报了中关村综保区总体建设进度和信息化开发建设进展,目前中关村综保区待验收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园区形象初步展现,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软件开发和硬件部署按计划联动开展。
海淀区将加快中关村综保区建设和信息化围网落地实施,以3月预验收,5月正式封关验收为目标,按照工作方案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清单化管理、多条线并联推进各项任务,高标准建设封关验收必备设施,配合海关总署推动信息化围网在中关村综保区试点实施,谋划搭建中关村综保区政策创新体系,与海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政策宣讲,引导拟入区企业提前适用政策。
除此之外,海淀区将依托“政策支持+属地服务+园区特色服务”的招商网络吸引项目落地,依托海淀“两区”建设创新发展投资伙伴,充分调动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性,强化平台化招商、专业化招商、集群化招商。优化升级“管家式”服务,加速迭代“赛、孵、教、投”全链条孵化体系和“3+3+1”科技服务体系,高标准筹备2024年服贸会海淀主题活动,推介区域优势和营商环境,吸引优质项目落地,加强与中德商会、英中贸易协会等在京商协会的沟通联络,举办海淀组团“自贸会客厅”系列主题沙龙,促进要素对接、产业协同和园区合作,深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同时,还将健全宣传推介、数据统计分享、督查评估和案例复制推广机制,充分利用数字代言人对“两区”建设政策成果等进行播报解读,完善自贸区经济增速、外资外贸、企业信息等数据的统计分析,梳理、提炼海淀区“两区”改革经验及成果,形成高含金量改革举措和最佳实践案例,争取更多经验案例被国家、市级复制推广。
钟立庆介绍,今年是中关村综保区建设关键之年,各项工作要朝着顺利通过封关验收加速推进,将严把进度关,力争如期通过验收,实现封关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