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6日
第03版:专版

栉风沐雨谱芳华 扬帆奋楫再出发

——海淀区工商联2023年工作回顾

毕淑琴同志(前排左一)上台领取“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奖牌

组织企业家赴雄安新区调研考察,与雄安新区签订合作备忘录

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讲坛活动共6场

“1248工作坊”全年围绕政策解读等话题共开展34场活动

北太平庄街道街道商会成立

区工商联区总工会“京蒙协作共谋发展”科右前旗行

举办第一届中关村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海淀区工商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和北京市工商联关怀指导下,聚焦“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着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凝心聚力、勇于创新、奋勇争先,荣获“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切实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作出了积极贡献。

思想政治引领取得新成效

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组书记毕淑琴同志以《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谱写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新篇章》为题,向民营经济人士作专题报告,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纪念五四青年节暨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举办专题讲座,鼓励青年企业家为科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举办红色领导力大讲堂,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相关内容,讲解红色领导力的经验,提升思想理论水平。

党建引领促发展。会同区直机关工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政企党建“手牵手”共谋发展“心连心”活动的通知》,推动26家民营企业和28家委办局党组织自愿结对,从党员“联学”、资源“联享”、组织“联动”等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政企党建“双促进”、党建引领促发展。

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取得新进展

开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行动”。与区总工会共同开展“‘京蒙协作共谋发展’科右前旗行”活动,组织企业家考察交流活动,建立“前·海融创基地”“前·海企业家会客厅”;联想集团在兴安盟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云计算认证和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设立“联想智能制造人才基金”。开展“海延协作”,与延庆区工商联共同举办第一届长寿产业大会,搭建产业对接平台,促进两地企业协同发展。组织赴十堰市开展“京堰联动村企共建——‘万企兴万村’行动十堰行”活动,超选集团向丹江口市丁家营镇捐赠价值200万元人民币的“区域乡村振兴人才服务云平台”。

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机制”。组织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与分析,及时反映合理建议和诉求。与雄安新区签订合作备忘录,组织企业家赴雄安新区调研考察。举办雄安新区惠企政策宣讲会,就需求对接、未来发展等与雄安新区有关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建立“海·雄企业家会客厅”,打造海淀、雄安两地企业家常态化交流对接阵地。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新机遇”。与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共同主办第十三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平行分论坛、中国—南亚东南亚投资与经贸论坛,组织企业与马来西亚、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驻华使节及国际组织代表、海内外产学研界权威人士、金融机构进行交流,近200人参加活动。组织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了解国际产业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新助力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组织企业家参加区委区政府召开的座谈会,对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促进海淀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组织企业参加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主持召开的6场专题座谈会,就促进本行业和领域发展及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有40余位企业家参加座谈会,会后整理形成建言专报10余篇,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与区法院签订《关于完善海淀区民营企业司法保护、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合作协议》,成立“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法律服务工作站”。与区检察院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共同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会同区司法局,积极谋划推动民营企业产权保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会同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办、区人力社保局等,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法治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弘扬企业家精神。举办第一届中关村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向联想、汉王科技等15家成立三十年及以上的企业颁发勉励牌匾,激励企业为中关村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建真言献良策。发挥全国工商联信息直报点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积极性,围绕民营企业发展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全年共计向全国工商联、市工商联等部门上报建言类信息500余篇次,全联采用17篇,市联采用142篇,市委办公厅采用5篇,市委信息刊物采用5篇,市领导批示1篇,区主要领导批示2篇。荣获2023年全国工商联和北京市工商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荣获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优秀政协委员工作站。会同区统计局,每季度开展“企业家之声”微调查,从“企业生产经营进度、用工情况、面临困难及意见建议”等方面深入调查,提出建议,向区委区政府提交调查报告4篇,获得区领导批示。

宣传工作走“心”出“新”。持续推动海淀工商联融媒体中心建设,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全年共计编发政策解读、企业风采、商会动态、专委会工作等报道1300余篇,阅览人次近20万。推荐百余家会员企业参与《科创核动力》栏目录制,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影响力。工商联融媒体中心已成为展现海淀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和民营经济人士精神风貌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服务企业质效迈上新台阶

打造“1248工作坊”服务品牌。遵循“1248”工作思路,围绕时政热点、学术前沿、政策解读、银企对接等企业关注的话题开展系列活动34场,线上线下近千人次参与,持续赋能企业发展。

深入推进校地统战工作。会同区相关部门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开展加快构建海淀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课题研究。与北京体育大学签订框架协议,共同促进海淀区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1+N”阵地建设。以工商联企业家会客厅为样板,在中关村西区、温泉地区和青年企业家联谊会设立企业家会客厅,搭建为企服务阵地。

推动政企协同创新。会同区卫健委、医保局、市场监管局和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深化“海淀区大健康政企协作创新平台”建设,举办应用场景对接会,辖区522家定点医疗机构与40余家企业代表精准对接,为企业搭建有效沟通平台,持续推进新技术、新场景落地应用。

加强企业走访调研。主动靠前服务,走访企业百余家,了解企业发展难题和诉求,协调解决企业难点诉求30余件。

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讲坛活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在市发改委、经信局、科委和工商联等市级单位的指导下,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场景融合与产业发展”等为主题,举办了六场专场论坛活动,线下、线上共吸引400余家企业和相关单位、7000多人共同参与,人民日报、央广网、今日头条等近30家主流媒体进行系列报道。

组织企业参与百强调研与发布。会同中关村科学城、区统计局、区市场监管局和各街镇,组织区内民营企业参加百强调研与发布工作,在发布的“1+4”榜单中,海淀企业共斩获167个奖项。在主榜单中,海淀企业数量占比四成以上,已连续六年排名全市第一,成为北京民营企业百强聚集高地。

工商联自身建设呈现新风貌

加强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履职建设。召开区工商联(商会)十一届三次执委会议,研究年度工作、表彰先进。召开三次主席(会长)会议,对区商会成立等14个事项进行研究,及时传达学习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上级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

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作用。增设体育产业专委会,专委会数量达到19个。人工智能、参政议政、乡村振兴、京津冀、工业互联网、文化科技、体育产业等专委会积极发挥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推进商会改革发展。积极推动《关于促进海淀区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的印发,为区商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完成海淀区商会登记注册工作。落实基层统战创新试点工作要求,会同属地党委政府,成立温泉地区商会联合会和北太平庄街道商会,推动筹备成立数智教育商会、尚科园区商会和小微企业商会,指导海淀区民办教育管理协会完成换届。中关村、上地、西三旗、马连洼等街道商会开展活动,助力区域发展。

加强工商联机关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以创建模范机关为抓手,以开展主题教育和巡察整改为重点,强化工商联机关全体干部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洁意识,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发挥领导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副主席黄何同志挂职沈阳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合作处副处长,挂职期间致力续写京沈科技合作新篇章,上榜“北京榜样·支援合作先锋”。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回望过去,我们不负韶华,展望未来,我们使命担当。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海淀站在新的起点奋进远航的一年。海淀区工商联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人民幸福生活为根本,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聚焦“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对标“三个走在最前头”要求,强服务,勇创新,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上有新作为,在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上有新担当,提振信心,凝聚人心,不断开创工商联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海淀当好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02-06 ——海淀区工商联2023年工作回顾 6 6 海淀报 c46223.html 1 栉风沐雨谱芳华 扬帆奋楫再出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