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0日
第04版:专题

古刹春韵

□本报记者 罗雨涵 文/摄

初春时节,自小小的花苞冒尖起,爱花爱春之人就不断打听着、盼望着,等待着大觉寺百年玉兰的盛开。趁着花开正盛,海淀融媒记者踏入大觉寺,仰头寻觅,玉兰准时赴春约,一朵朵洁白缀满枝头,春意萌发在每一个枝杈间。

无需刻意找寻,在这个时节,古刹内放眼看去满树皆白,摇摇曳曳,大觉寺内的“资深”玉兰颇有故事。这株清代的白玉兰生长于大觉寺的南跨院——四宜堂,高约5米,树龄300余年。四宜堂为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院名“四宜”为雍正皇帝所题,而其院中的玉兰是大觉寺景观八绝之一,更是北京的“古玉兰之最”,它素以“花繁瓣大”“玉洁香浓”“一干一花,刚劲俊逸”而著称,“古寺兰香”此之谓也。

从花讯来看,玉兰花一般在四月初开放,盛花期在一周左右。但大觉寺因地处山区,玉兰开花时节比市区晚近半个月时间。盛花期时,满树皆白宛若白玉,花繁瓣硕,色洁香重,一杆一花,刚劲俊逸,堪称一绝,引得市民游客慕名观赏。

烟气袅袅,游人如织,四时变化间,花与古刹相伴百年。坐在玉兰树下,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幽远典雅的清香不负“玉雪香脂”的美称。记者赏花正酣,忽闻一阵茶香,原来是院内的炒茶师傅正现场炒制春茶,茶香与花香交织在一起,让春意更浓,意境更加深远。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时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一,元代及明早期称“灵泉寺”,明宣德三年重修后改为大觉寺。这座远离城市喧嚣的古刹,不仅是海淀区不可移动文物,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走其间,一砖一瓦都记载着历史的变迁,春时赏花,秋赏黄叶,不少人每年至少来这里打卡两次。

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其中,最有名的属大觉寺八绝,既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每一处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

有人来大觉寺是为登高,有人是为赏景,有人是为寻古,有人是为看历经沧桑的京城古刹,人声喧闹,包容并蓄。大觉寺之美,是海淀之美的缩影,更是历史长河中一声悠长的梵音,不时在我们耳畔敲响,提醒我们古迹包容着游人的嬉笑,我们更应守护它屹立四时更替,不惧风雨磋磨。

记者还了解到,“古刹春韵——2024年大觉寺玉兰文化节”于3月29日拉开帷幕。在玉兰文化节期间,大觉寺还将举办“传统茶文化互动体验”“手绘古风团扇”“拍玉兰、写笔记、赢文创”等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此外,大觉寺还为游客特别定制了玉兰文化节手举牌,免费提供给游客使用,提升拍照打卡体验。同时,还会向游客发放限量玉兰文化节书签,留作短暂春日的别样纪念。

2024-04-10 6 6 海淀报 c47267.html 1 古刹春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