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景天
成立于2015年的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高科”)在海淀这片科技沃土上,以“高科技、低成本、低功耗、强绕射、全覆盖”为发展方向,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不仅能为大众提供消费级卫星窄带物联网、卫星手机直连等数据通信应用服务,创新配置要素资源,形成“技术创新—有效供给—有效需求—带动产业发展和就业”闭环,更是如今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新时代有新发展、新需求、新意义,由我们团队研发设计的‘天启卫星物联网系统’,既是国家的首个低轨物联网系统,同时也符合海淀高质量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4月28日,研发部荣获“2024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后,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技术总监唐尧谈道:“我们的工作既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团队的使命和责任。此次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的荣誉,对于我们而言,更是一种鼓舞和激励,激励着我们坚定地为国家、社会的进步,为海淀区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致力建设低轨卫星通信星座
空天产业竞争是大国竞争的关键,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从国家需要出发,深入研判未来空天领域发展趋势,选择在低轨通信卫星领域突破,致力于建设天基新型准实时短数据收发系统——“天启星座”系统。
“这是我国首个提供低轨卫星数据通信服务的窄带物联网星座系统,可为全球用户提供‘空天地海、四位一体’的全球无死角覆盖、低成本、低功耗的大众消费级卫星窄带物联网、卫星手机直连等数据通信应用服务。”唐尧介绍。
截至目前,国电高科累计取得授权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软著101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团体标准9项(1项为中关村标准,正在申报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企业标准80余项,商标53项。
在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国电高科目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和军工保密二级资质,是国内唯一拥有国际电联颁发的低轨卫星通信频率许可和增值电信经营许可的民营企业,成为国家重要的空天力量和战略资源。
“天启星座”即将组网完成
“天启星座”是由国电高科研发团队推进、建设、运营的我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组成。其中,空间段计划由38颗卫星组成,目前在轨卫星21颗,预计今年全部组网完成。
“卫星物联网的空间段运行在天疆,覆盖范围不受传统地面网络限制,可以真正实现将新时代新背景下的程序化灵智赋予万事万物,即天启万物,所以我们的星座便命名为了‘天启星座’。”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吕强介绍道。
这项由研发部门设计的星座项目,得到了行业专家的肯定,认为:“天启卫星物联网星座在载荷设计、卫星设计、星座设计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创新,整体技术水平‘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
从2018年10月29日“天启1号”卫星发射成功,到2023年9月5日天启星座“一箭四星”专箭成功发射,每一次的成功背后,都离不开研发团队的努力。
“传帮带”精神点亮科技创新之路
在应用行业上,天启星座物联网可以广泛应用在应急通信、生态环境监测等各个方面,也可以用在灾害预警上。在应用载体上,“天启星座”基于低轨窄带卫星传输,可以广泛应用于应急包、穿戴设备等日用品,通过增加卫星通信功能,为老百姓提供通信服务,弥补数字鸿沟。
“因为我们主要做的是卫星物联网,最主要的应用领域还是在无人区。”唐尧告诉记者:“简单来说,没有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就是我们‘天启星座’大展身手的地方。”
国电高科针对个人用户推出的“天启求救终端”就是这样一款“高科技、低价格”的通信终端:在极端情况下,携带该终端发出求救信号,天启卫星可以为求助者提供及时的通讯支持,帮助他们得到救援和支援。
围绕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工作,这支由34人组成的研发团队里既有以前在科研院所里工作的科学家,也有从事地面运营、硬件通信研发等相关工作的研发者。“我来公司5年,是公司研发团队的‘新人’里年纪最大的。”研发部在轨管理部副经理闫少文笑着说:“公司里很多同事都是从航天院所来的前辈,和他们一起工作能够学到很多卫星总体设计的经验,以及异常处理问题分析的基本逻辑和思路,这是很棒的事。”
让闫少文印象最深的,还是前辈在工作上体现出的“刻苦”特质。“一旦卫星或者是地面系统有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加班讨论。哪怕回到家,只要有了更适合问题的研究思路,前辈都会马上打电话过来继续讨论,就是这种对待问题持之以恒钻研的刻苦精神,特别让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
唐尧看着年轻一代的同事,语重心长地说道:“研究问题的过程更像是‘抽丝剥茧’,因为涉及的领域非常多,这就更需要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也要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让‘天启万物’的理想光芒,点亮我们为之奋斗的前行之路。”
“2024年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的获得,对于国电高科研发团队而言,是以往获得如“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科学技术成果奖”等多项荣誉上的又一抹亮色,更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吕强表示:“我期待公司的研发团队能够紧跟科技前沿、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同时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公司的发展,为海淀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