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栗洁 景天 郭思岐 王楠)1月8日下午,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分团对《海淀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海淀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进行审议。代表们充分肯定了区人大常委会、区“两院”工作报告,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于区人大常委会工作,二团的余新星、王文强代表建议,丰富人大代表履职、学习方式,提高人大代表交流互动频次;十团的高春雷代表建议,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聚焦海淀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区人大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大领域拓展;十二团的曹娟代表建议,推进代表履职“加油站”建设,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十三团的陈清奇代表表示,区人大常委会着力推动文化赋能提质,督办《关于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助推海淀高质量发展》议案,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文化强区建设,体现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群众关心关切,区人大常委会以人大监督助力民生实事落地见效,32件民生实事均按期完成,增进了民生福祉,让“民生清单”成为“幸福清单”。
七团的邵英代表表示:“群众有需求,通过我们人大代表这个渠道,把信息反馈给政府,政府有响应,然后有答复,我们第一时间回复群众,让大家都放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机制。”
八团的王小宁代表对区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严厉打击利用新技术手段犯罪行为”深有感触,他表示:“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惩罚躲在人工智能背后进行不法行为的人,这是一个难点。海淀区有许多人工智能企业,各方可以共同行动,进行前瞻性探索。”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团的高新桥代表对区法院、区检察院工作报告中都提及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感触颇深。“区法院、区检察院都关注了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特别是‘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对于孩子来讲,有时候遭遇了类似问题,内心是很害怕的,不敢向他人求助。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要告诉孩子们如何在网络环境中保护自己,让孩子们增强法治意识,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十团的毕文胜代表表示:“作为当事人,来到法院最关注的问题,首先是公平,其次是高效。出现纠纷迅速解决,让参与诉讼过程的各方当事人都尽快轻装上阵,能够缓解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海淀作为科技大区,如何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让审判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值得探索。希望法院在这方面多发挥海淀科技大区优势,借助区内科技企业力量,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