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第04版:专版

营造一流法治环境 护航海淀高质量发展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登

2024年,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向更好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要公信力,努力营造一流法治环境,为我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2024

主要工作

2024年,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共办理“四大检察”案件13681件,其中,刑事检察案件9006件,占比65.8%,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4675件,占比34.2%,“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良性态势进一步巩固。侦查监督、审判监督等监督案件占比达55.1%,批捕、起诉等司法办案数量占比为44.9%,办案与监督属性更趋融合。

立足大局保稳定,服务海淀促发展

以履职之本守海淀之稳。严格依法办案,全年批准逮捕2202人,提起公诉2170人。严厉打击危害群众安全感犯罪。坚决维护经济金融安全。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116人,追赃挽损3亿余元。起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危害税收征管犯罪36人,推行“全税种补税办法”,协同税务机关追缴税款3亿余元。依法惩治网络科技犯罪。有力打击新型技术犯罪,办理“利用AI去衣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牟利”“黑客团伙非法获取知名高校参观号源数据”等案件。

以专业之力护创新之智。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扎实办好涉企案件。起诉民营企业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等内部腐败犯罪133人,累计为54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631万元。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持续清理涉企“挂案”,监督撤案5件。积极守护企业创新成果。构建知识产权“刑事打击+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全方位治理格局,办理案件55件。精准对接企业法治需求。设置专门“护企接待室”,打造企业服务“绿色通道”。

以检察之为促区域之治。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努力增进社会和谐。“轻枫数治”轻罪检察品牌及5项治理成效获评市院优秀成果。坚持宽严相济。对轻微犯罪依法从宽处理,不批捕574人、不起诉1028人。全面准确规范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共计适用2717人。

法律监督严把关,初心如磐护公正

强化数字赋能,履职更具智慧。积极运用法律监督模型发现线索4480条,办理各类监督案件3609件,有效扩大监督规模。自主研发民间借贷纠纷利息审判监督“小切口”模型,智能分析裁判文书数据,批量发现利息判项错误、裁判尺度不一等问题,进行类案监督纠正。

强化靶向发力,履职更加精准。突出重点诉讼领域,做实有效监督。聚焦行政生效裁判。针对行政违法行为,采取类案检察建议、情况通报等方式监督,并依托府检联动机制督促落实,助推依法行政。

强化办案思维,履职更为有力。全面准确查明案件事实,及时依法监督。切实纠正错误刑事裁判。切实解决“判实未执”问题,与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司法局协作配合,全面清理判实未执人员。切实开展检察侦查,深挖虚假立功背后职务犯罪。依法行使机动侦查权,有力捍卫司法公信。

强化部门协同,履职更趋融合。推进刑民双向联动,在办理铁某诈骗刑事案件中同步开展民事虚假诉讼监督,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法院及时启动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改判。推进行刑双向衔接,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犯罪,督促行政机关向公安移送线索9件,均已刑事立案。

为民司法显本色,检护民生暖人心

用爱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依托“四叶草”品牌,持续做优未成年人检察各项工作,全年办理各类案件510件。深化综合履职。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59人。加强未成年人关爱救助,促推一体保护。

全心全意守护民生福祉。全年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05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2份。守好人民群众“钱袋子”。排查企业预付式消费违规经营线索200余条,督促行政机关对体育、托育行业256家企业备案登记、存管预售资金。办理全国首批打击“职业闭店人”参与预付式经营企业闭店逃债案件,推动行政机关对涉案企业作出行政处罚。

倾情倾力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各类涉检矛盾纠纷排查15次,对重点案、重点人严格落实“一案一策、一人一策”,做到台账清、底数明。全年办理群众来信1591件、网络信访1237件,全部做到7日内程序性回复或结果性答复。接待来访群众6947人次,妥善处置各类集体访57批次。深化“第三方参与机制”,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人民调解员等参与听证、联合接访21件次。

善作善成引领法治意识。打造全方位普法宣传矩阵。推出“公益一分钟”等多个普法品牌。联合国家图书馆推出“宪法人生与检同行”主题展览,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拍摄公益诉讼检察主题宣传片《画卷》,获评全国检察机关十佳新媒体作品。

锤炼自身强建设,忠诚干净能担当

紧盯“三个层面”,把好政治建检思想之舵。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区委、市院请示报告重大事项77项。完善党组议事决策机制,全年召开50次党组会、检委会研究重点工作和改革举措。突出头雁带领。常态化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政治轮训、集中研讨、专题读书班、实地调研33次。

紧扣“三项重点”,答好人才强检时代之问。以首善标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落实人才建设五年规划,制定各条线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公诉进阶班、政工讲堂等特色培训品牌,开展精准化培训211次,4人入选全国检察业务人才库。升级“育才班”项目,面向在校大学生招募实习检察官助理17名。

紧抓“三个体系”,谋好管理兴检发展之策。健全业务管理体系。推进检委会业务分析研判实质化,审查重大案事项17项;推进流程监控实质化,制发监控通报及工作提示95份;推进案件质量评查实质化,评查捕后不诉、撤回起诉等重点案件222件。健全监督执纪体系。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结合巡视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检视整改。健全外部监督体系,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向区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经济犯罪检察工作,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委员提案3件;开展登门走访、当面报告20余次,确保代表全景式、深层次监督检察工作;邀请代表委员参与“走进检察院,监督促发展”等系列检务公开活动19次130人次,实现精准联络、双向奔赴。

2025

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区检察院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决策部署,立足海淀“区域定位”,聚焦法律监督“职责定位”,锚定检察工作现代化“目标定位”,突出高质效导向,依法全面履行“四大检察”各项职能,为我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海淀篇章贡献检察力量。

一是着力“抓牢统领”,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区委要求,全面提升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四个能力”。对照区委改革任务清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检察任务落地落实。承接上级检察机关改革部署,积极探索海淀实践。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践行“围着基层转”,深化“大家商量着办”,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依托,以常态化学习教育为抓手,不断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模式,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是全力“护牢中心”,在服务区域发展上体现新担当。聚焦我区持续攻坚“四块硬骨头”,全力护经济、助增长,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强化数字经济新业态伴生犯罪惩治,加大涉企案件办理力度,丰富线上线下法治服务工具箱,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护科创、促发展,进一步擦亮网络科技、知识产权等特色检察品牌,强化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加强对利用AI等新技术实施违法犯罪的打击治理;全力护稳定、保平安,依法严惩各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犯罪,对严重暴力犯罪保持强大震慑力;持续做深轻罪治理,助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大涉检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力度,加强风险源头防控。

三是倾力“握牢主线”,在维护公平正义上实现新跃升。注重“三个衔接”,以落实《关于海淀区全面构建政法业务协同配合工作体系的意见》为契机,积极推进与区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行政执法监督等有效衔接。注重“三查融合”,加强线索内部互移,综合运用审查、调查、侦查方式,实现案件协同办理。注重“三个善于”,持续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突出办理具有指导性、典型性、影响性案件。

四是聚力“把牢关键”,在完善自身建设上呈现新气象。强化人才强检、数字检察战略,以检察业务技能比武和人才评审等为依托,进一步打造专业化人才高地。优化检察管理模式,一体抓实检察业务管理、案件管理、质量管理。深化全面从严治检,始终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实化代表委员联络,搭建新平台,开放新场景,探索新机制,确保代表委员深度参与监督检察工作。

2025-01-10 ——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登 6 6 海淀报 c52633.html 1 营造一流法治环境 护航海淀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