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街道党工委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的功能定位,持续成为全球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策源地。随着中关村科学城南北区的高速发展,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科技创新相得益彰、城乡一体协同发展成为香山地区的重要课题,特别是2019年香山革命纪念地落成、2022年国家植物园揭牌,香山地区的区位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对照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海淀的新期待,香山街道党工委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香山革命纪念地时“三个缅怀”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配强社区“两委”班子、建强基层组织,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引领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堡垒,推动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增强。二是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强思想、建队伍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把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作为党建的突出课题,真正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三是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投身重大任务、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践行“四下基层”,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香山街道党工委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深化党建引领“走十访百”,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促提升。一是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入户走访、实地调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有效提高科学决策质量水平。二是抓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把“四下基层”纳入社会治理体系,将调研结果从“纸上”落到“地上”,努力将问题清单变为成果清单,把主题教育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举措,转化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三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引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文山会海”,俯下身子到基层一线办实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有效推动干部作风转变,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挖掘红色资源,传承发扬红色精神
香山地区古迹丰富,文物众多。明清两代,经大规模修建,形成了以静宜园为中心的皇家宫苑区域,成为“三山五园”重要区域。近代,香山又成为中共中央进驻北平最早居住办公的地方。种种历史机缘,给香山地区留下了碧云寺、卧佛寺、曹雪芹故居、双清别墅等一系列的名胜古迹和众多宝贵文物。结合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推进“进京赶考之路”重点革命文物资源保护传承利用,通过联合巡讲、红色故事展示活动等立体化传播方式,进一步扩大“进京赶考之路”沿线红色文化资源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做实地区红色文化地标,盘活红色资源,将其转化为文化核心生产力。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牢牢把握科技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最大限度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着重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创新服务方式,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创业就业。同时,以新技术应用助力破解“大城市病”,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城市和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下,香山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规划(2019年—2035年)》和《海淀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制定《香山地区行动计划(2024年—2025年)》,推动香山地区城市更新。一是分门别类推进香山地区违法建设拆除工作,推进沿山自建房屋和部分搬迁腾退下山遗留房屋居民腾退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地区安全水平;二是研究推进香山二期、香山中心区、国家植物园周边村庄搬迁腾退计划;三是挖掘地区红色资源,加强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及利用;四是提升买卖街、煤厂街商业街区品质,疏解腾退低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打造环境优美、步行友好的特色商业街区;五是增补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完善地区路网建设、改造污水管线、增设微型消防站、增加便民网点等,进一步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